二、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政府主导、集中发展、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公众受益。
1.政府职能转变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改变传统体制下以城市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系统推进”的管理指导思想,将农村发展纳入全市发展的管理框架之中。为了尽快改变农村发展落后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制约,大量的政策向农村倾斜,在短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城乡开放的人口流动制度和公平的公共服务制度,都是规范的公共产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内容。
政府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封闭式管理以及对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严重短缺,是导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管理理念,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政府主导是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也是成都城乡一体化成功推进的核心动力。
政府主导在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建立城乡融通的管理体制和为农村地区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给民间企业以大量的发展空间。
2.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推进“三个集中”,谋求规模化发展是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线
科学的实践路线是指引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构成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路线。
城市经济的本质在于聚集,没有聚集就没有城市。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过度分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所造成的土地浪费、产业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得到共识。改变过度分散的格局,谋求聚集经济效应成为发达地区21世纪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是成都谋求聚集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成都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向园区集中”为实施路径的起点,引导产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产业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聚集的过程,是市场购买力聚集的过程,是第三产业市场发育和扩张的过程,为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扩大城市就业机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