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目的是改善百姓生产生活
许善达谈成都城乡统筹发展
许善达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记者:您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做法作何评价?
许善达:农村经济发展是个难题。在城乡差距总体拉大的情况下,成都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成都这个局部缩小这个差距,确实太难得了,这说明成都市委、市政府是下了决心的,也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根本目的还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成都能做到这点,它的示范作用非常大。成都市能做到,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也应该能做到。
记者:这种做法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许善达:别的地方可能也有一些成功做法,但从我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我认为成都的经验更值得好好总结。当然,这项实践还有很多可以再向前探索,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但目前走到这一步已经很宝贵,成都也好,其他地方也好,要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长期有效的机制,还有很多值得共同探索的地方。
记者:农村税制改革对统筹城乡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减少农民税赋方面,您觉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许善达:现在农民的税赋大概分为消费类领域交的税、非农产业交的税和农业领域交的税三种,我觉得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是农业产业的税收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不但不从农业产业收税,政府还要给予大量补贴。给农业补贴这是一个必然规律,我国现在还没有完全迈出这一步,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
记者:这种补贴如何体现?如何确保真正到农民手上?
许善达:在消费税领域,可以借鉴出口退税的模式,给农民补贴。怎么保障这一部分税收到农民手上,而不是在中间环节流失?这需要一个很好的操作办法,不然财政把钱拿出来了,最后因为中间环节而没有到农民手里,这就失去了政策的目的。所以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而且确保这部分税款要农民能够拿到手的办法,真正减负减到农民身上。这个办法,下了决心是可以做到的。
记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成为各地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共同路径。您认为“反哺”如何实现?
许善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是非常符合中国当前实际的。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们基本学的是前苏联“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援工业”的模式,以此来发展国民经济,现在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是中国二元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所谓“反哺”,有很多形式,其中很重要的是政府财政的反哺。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建设过程,仅仅靠某一笔钱的支持,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