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事项 |  现场播报 |  图片聚焦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城乡统筹 |  网友留言
现场播报
巴克莱资本亚洲公司董事黄海洲做主题演讲
中国网 2007-11-17 来源: 中国网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对相关问题的一些考虑。当然我非常感谢组织者邀请我,使我有这么一个机会,今天到目前为止听到很多嘉宾、领导的发言,很受启发,我主要的工作是与金融相关,和宏观经济相关,所以从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角度,把我对城市竞争力一些肤浅的看法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的观点是代表我个人,就是我讲起来更直接一点。 我想的话,就是几方面跟大家做一个汇报,因为整个大会的题目是讲中国的投资环境,那么到目前为止,政府创新和城乡统筹和城市竞争力一系列的题目。我们一向是私人或者从外资的机构,对这个城市竞争力,我想我们有不同的体会。我想把这个体会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个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竞争力之间什么关系,我想我花一点时间阐述这个。另外我想在我的发言里面,想退一步讲,就是说城市竞争力主要是靠什么?这个有很多直接的关系,包括世行和国家信息中心做了很多的研究,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连在一起,就是外商直接投资本身的重要性连在一起。 那这里面我想今天讲的更多就是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很显然离不开整个经济发展大的环境。过去改革开放以后,平均的经济增长是到达2位数,到2004、2005我们人均GDP还没有到2000美元,现在是超过了,我们中国整个经济增长主要的核心动力在哪里?我想把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清楚,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是和核心竞争力连在一起。我想讲的思路就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肯定要依靠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这个抓住了,你这个城市的竞争力才可以提升。

从宏观经济来说,一般经济增长靠几个方面,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另外就是进出口,还有一部分是政府的支出。那么这里面前面的一体化里面已经讲到,政府在里面起什么作用。我们讲公共财政比较少,明天上午有很多的这个方面的讨论,把这个留到明天。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这个问题归纳到消费投资进出口上面。可以得到一些有意的启示。我加入巴克莱以后,从1998年-2005年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加入这个以后我有很多的机会跟客户讲,中国的经济增长靠什么,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我想的话,想这么多,从2005年开始,我自己总结,中国真正的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是来自于三个结构性的因素,今天讲了很多,这里面我觉得其中三个最重要。

第一就是市场化,第二就是城镇化或者城市化,第三就是中国参与全球化。因为给西方的客户讲是用英文讲,他们喜欢把英文的字母串联起来,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模型,或者真正的结构性因素,是市场化、城镇化和全球化,这前面三个字母拿出来就是MUG。我一般给客户讲就是这个,我一般给他们说这个单词是“中国制造”。然后这个是中国竞争核心的结构因素。以前在华盛顿,最重要的两个机构,国际机构当然是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转型经济国家,对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我开玩笑的说,我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要自有化,私有化以及稳定化。如果你把三个字母拿出来,就是Lips。

引用这个来讲,今天上午有提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犯不着和这三个化一起提这个高度。很显然城镇化的过程包括工业化,但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工业化。如果你要发展工业,城镇化之后,工业化到后面有所谓的后工业化,你直接做第三产业,这里面实际是城镇化的概念比工业化较大的多。还是信息化,我想的话,是信息时代,过10年是不是还在信息时代,所以犯不着强调。将来是不是靠别的,要加别的词,不一定。对中国而言,把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抓住,城市竞争力也是要抓这三个。 这里面就是说,中国两年前修正了GDP增长,实际上消费占的比重比原来的统计的数字高了一点,投资要低了一点,然后进出口占的比重还是比较高。从消费角度出发,就占比重提高了。消费里面,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低报。比如乡镇的消费,还没有到统计数字的消费没有体现在里面,所以实际上中国的消费,比我们认识的数字要高一些。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中国实际的投资,比统计的数字可能要低了那么一点。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投资,占的增长比例还是26%左右,中国现在正在进行高速的城镇化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的欠债,从这个意义来说,投资高一点,像25%以上是不一定合适的。如果把中国和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的话,很多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率低于10%,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把投资提高,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政府在政府支出占国民产值的比重相对比较小的,修正之后占的比例更小。中国的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对GDP大的发达国家里面占比例是相当高的,长期下去是难维系的,中国持续的靠出口来支持,是难以维系的。我们要退一步,想结构性因素,再想城市的竞争力是靠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就至少对我们有启示。另外我对城市的竞争力,我自己是一个门外汉,所以我想从这金融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个我讲市场化。市场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清楚,他能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市场化相对发达的国家,比如说对法国或者是对北欧国家还是朝这个方向走,就是把政府的管制减少,增加市场的灵活性,这个可以整个提高增长的效益。这个可以增长收入水平,使得消费水平同时增长,我想大家没有异议。市场化的话,对中国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大概是体现在1978到1998,我刚刚接触三化,我认为三化可以持续促进中国增长,不能说保证,大概是有60年的经济增长。那么就是说,从现在往前推,还会有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市场化实际上他主要的发力是1978到1998,现在还有一些事情还没有做。但是主要的力量我们都看到了。

我把这个往后退一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GDP是70%,中国这么多的进出口交易量,占GDP这么高的比例是很少见。我觉得很显然,中国虽然是地大,人口多,但是资源相当不够。我们知道刚才杨伟民秘书长讲的,实际我们人均资源不够。那么全球化对经济持续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78到98年,实际上中国参与全球化上的台阶是1998年,所以我自己觉得,这个全球化已经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有10年,不是那么明显,而且我认为未来10年还会是最重要的力量。从1998到2018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力量是全球化这个方面。中国往前发展,没有全世界的原材料市场,没有全世界的出口市场,中国自己是难以维持。还要靠全球化来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中国进出口方面的定价能力相对是比较弱,我估计再过10年,中国进出口方面的定价能力会大幅提升。这个里面,过去10年进出口为全球降低通货膨胀做出的贡献,也使得原材料有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认为中国进出口的能力会相对提高。这个结构我想是相对而言,对全世界通货膨胀还是有限制的作用。虽然人民币的升值定价能力有所提高,这个方面对降低全球通货膨胀作用会越来越少。同时我觉得原材料价格的定价中国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我刚才说,对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这么大的经济体整个进出口贸易量占70%是难以维持。继续往前走,中国最重要的结构因素是城市化。

今天上午,下午都讲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目前的话,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3%。这里面翻译上有一点问题。目前的话,大概是每年从农村到城市移民这么一个总人口大概170、180万,大概占总人口的1.3%。所以每年的城市人口的增长率是1.3%。假如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到高速的水平上面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有人问可以保持多长的时间,我说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大概有30年的高速成长。为什么有30年的高速增长?一个最简单的算法,假设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大体完成,这个是指城镇里面的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是80%左右,我们知道农村的居民,为农业服务不是说住在乡下,为农业服务的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0%或者20%,这个就是大体完成。如果考察美国和欧洲,美国的农村人口为农业服务是4%左右,5%不到,欧洲的话,大概是10%。真正为农业服务的人口。假设中国大体完成,没有达到美国和欧洲的水平,但是大致上农村人口降低到20%。目前城镇化的水平上面还需要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你大概要每年1.2%、1.3%的比例往上转移,要差不多30年。这个30年全球化还会继续支持我们的经济增长10年左右,从现在为止到2038年,这个高速的增长是靠城镇化,所以我们理解这个,我们知道城镇化对中国的经济是至关重要。我想这个就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对城市竞争力怎么做。

这里面就是说,我刚刚有一些已经讲了就不重复了。市场化很显然,要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要帮助消费,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消费,同时要使整个的减少能源的消耗,要减少环境污染,这都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我们能源要不要征税,我想将来很显然不能是说把征税和石油价格,25美元一桶直接的联系起来,我想已经回不到这个价格了。明年的石油价格多少,是不是会大幅度的下降会很难。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对能源的消耗是越来越大。取消能耗的水平,提高能源的效率也是靠市场化。讲到怎么改善生存环境,我等一下再讲。

全球化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这里面要注重商标,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来,还对出口产定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宗原材料定价能力也要有所增加。今天上午有几位专家都讲到汇率的问题,包括蒙代尔教授讲到汇率的问题,我很尊敬他,但是他对汇率很多的见解我不一定很赞同。世行对汇率的政策可能不是完全的赞同,汇率的升值是难免而且是必须的。第一是国内在通货膨胀,这个时候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是非常有力的,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明年有大幅度的下降的话,实际上中国的出口会萎缩,出口增长会下降,这个实际靠低的汇率支持出口,这个政策是行不通,没有效果。这个对国家利益而言,你这个出口靠低汇率,你在这里面没有促进作用,那么你这个人民币升值快一点,也使得进口的成本会下降。如果美国的经济增长下降的时候,靠内需。在内需的前提下,要靠国内消费,要靠原材料和能源,实际上汇率增值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把这个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结构因素讲清楚了,城镇化就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竞争力怎么提升,而且跟外商投资的关系就看的比较清楚了。

比如市场化,就是外商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市场化的形成,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直接的转移到关注本地消费的发展。另外虽然本地增长的提高,可以变成一个双向的轨道,我们吸引他们到中国来,我们也鼓励中国自己的企业到海外投资。所以FDI是两个方面的。这里面要善用国际的投资环境,要提高自己的环境,要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我觉得是双向的。城市化是支持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这里面很显然很大一部分我们理解是跟房地产行业,跟城市的建设相关。FDI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一个是继续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个是不够的。这个很狭义的理解。我觉得更重要一个方面,是在房地产行业,要提高他们的管理质量。比如香港的资金来,可以引进香港对房地产的管理模式,这个对国内的房地产公司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另外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学校,这些是有时候政府没有资金或者不到位,不能做的地方,让外商投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外商办了一些学校,实际有一些公共服务,所以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再回到全球化,FDI不仅仅是怎么引进资金或者出口,也是要支持国内的企业走出去。FDI对提高国内商品的层次、质量、管理销售渠道都是很有作用的,FDI可以帮助中国增长出口的定价能力。FDI怎么样直接增加城市的竞争力,我的感觉必须要跟中国决定性因素联系在一起,就是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任何一个城市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要把它放在中国经济大的环境里面来考虑问题,必须要考虑大的环境支持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善用外国的投资,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