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事项 |  现场播报 |  图片聚焦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城乡统筹 |  网友留言
现场播报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原国税总局副局长程法光
中国网 2007-11-17 来源: 中国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我已经离开税务岗位几年了,税收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个人对税收的关注和了解也少了很多,所以今天的发言只有从几个侧面表达一下我个人对当前财税工作的看法。其中也包括一些政策法规方面的个人建议和展望,只供各位参考。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刚刚结束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给予了高度的、科学的概括和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的阐述,会大大的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持续性和坚定性,也必然会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基于这一点,我认为目前我国的税收法规、体制、工作,更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点为准绳去发展、研究和改革。否则财税各方面不科学的因素,依然会严重的制约或者是造成各方面的不和谐。我今天想从三个侧面谈一下思路性的看法和想法。

第一,我国近年来的税收为什么增长那么快?这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2003到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由2万亿到5万亿,今年超过5万亿,增长20%以上,年均增长6000多亿。今天预计可以超收1万亿以上,增收幅度可以达到30%。每一年的增收幅度比GDP,比财税年初的预算和计划都高,实际的增长和预算都在100以上。不讲别的,每一年的超收,符合科学发展观呢?为什么计划和预算老是相当于不到一半呢?我认为这本身就不科学。起码表明了国家收入或者是计划的不准确不严肃性。前几年已经披露了国家财政今年将是超收7000亿。这个金额的超收是建立在今年预算赤字和债务上的。这是让人感到兴奋,而又值得深思的数据,这么大赤字和国债,还怕出问题,每一年超收都多,这不感到奇怪吗?分析其原因,无非四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二,政府性因素;三,一次性因素;四,管理因素。

这四个因素当中,近几年来,政策因为不多,一般减收的多,增收的不多,比如免除农业税就七八百亿。总之政策的变化不大,是减收的趋势,一次性的因素,虽然年年都有,但是是偶然性。对年度的走势有时候大一点有时候小一点。但是他形成部分呈持续的增长因素。比如今年的股票印花税,这是一次性的因素,比上年增长了12倍,这是股市的作用,到明年就不会这样了。即使剔除这个因素,今年依然达到27%,他只占了4个点,就是股票今天只占了全国税收收入的4个点。除了这个因素之外还增收了27%。所以说到底是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因素,这个经济因素一个是GDP的增长,今年预计11.5%,加上物价因素,现在大约增长16%,还有效益,今年国内企业所得税增长了40%。所以这会影响整个增收两到三个点,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税高的产业在发展,税低的企业在减少,比如农业税低了,就减少了。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变化。所以我们国家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管理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工人的因素。

第一个,1997年到2007年,全国税务稽查组成立10周年,这四年追缴税款4000亿,占税收总额的18.7亿元的2.14%,占了2个点,这是一个数据。第二个数据就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测算,目前税收率大体不足40%,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增收率会达到100%。至少去年全年,征收不到位的起码是1万到15000个亿。他是一个变数,所以年年我们财政税收增长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到底我们的财税增长,第一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第二个是在增长的基础之上。可能有人会讲,税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税负重造成的。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在税法没有大的变动下,而且在变动没降幅的变化下,这个不会引起大的增长,这几年税制改革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他不会因为政策的变化带来大增收,比如减少农业税,这不是都是减收因素吗?至于每一年的巨额税收到哪里呢?用的科学不科学,如何进行改革,今天没有时间去探讨财政体制问题,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涉及的太广了。

但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当中有一段话,就是第五个大问题当中的,十七大讲了一段话说清了这个问题,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及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体制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匹配的体制,加强和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规模的比例,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基层增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这是胡锦涛同志的话。 我认为在党的报告当中,能够把财政的体制问题说到具体的落实程度,我觉得够可以了,不比政府工作报告差,所以胡锦涛这一段话,既说明了领导给我们指出了财政税收改革的方向,也说明了目前的体制工作存在的不科学因素,用科学发展观去衡量他,还是不科学的因素比较多的,要不怎么那么多的地方要解决呢?而且句句话在点子上,句句是要害。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收入增长那么快。 

第二个大问题,我国目前的税重不重,这也是社会的热点,和大家关心的焦点,2007年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公布全世界税负指数和幸福指数将中国列入痛苦指数之列,而且列为第三名,仅次于法国和比利时。美国是85,俄国是81,阿联遒18。他为什么呢?他基本不要税,他整个国家都是靠石油活着。 这个痛苦指数来源于6个税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富人税、增值税、雇员保险、雇主保险,这六个税种,其中最高遍及税率相加就是他的痛苦指数和幸福指数,这个方法显然是不科学不妥当的。他是拿25加上的,个人所得税是45,增值税27,雇主保险也未进入税收,但雇员是20.5,我们没有富人税种,所以这五个加起正好是152,是拿33家就超过比利时了。所以他这么一个相加很显然不科学。 我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但是实际税负,国家的企业不过是24到25%,外资14-15%,名义和实际税负差别很大。

第三个税收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占到30-50%,法国占了50%,中国去年只达到了18.5%,税收占GDP的比重占18.5%,这在全世界都不高的。我一会儿要说。第四个不属于税收的收费和基金不能够计算在现行的税赋之类。你基金都算在税里面来谈这是不准确的。所以,我认为我国税赋就总体来讲,不能说重,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在我国税收在取和予当中有不少问题,也就是不科学和不和谐的因素。 我国税收之外,纳税人确实有说不清的收费和基金负担,这个说老实话谁都说不清楚。国家也说不清楚,今天是167,明天是168。如果是中国的税费不重,但是税费加上基金就不一定不重,因为现在向企业伸手太多了。

第二,税赋结构不合理,该重的没有重到位置,轻的没有轻到位。这个现象也有。比如说增值税我认为就不轻,在全世界17%的增值税税率并不高,但是全世界是一个消费性的。就是固定资产都要抵扣的,我们不是不让抵扣的,所以就有5到6个点是企业消化了,所以就达到了20多,比如资源费就不重。石油、天然气、其他的资源费重吗?不重,该重的没有重到位。 程法光 个人所得税,去年由800到1600,有很大的改革,增长了一倍,但是1600高吗?我认为不高,我当时的意见就不高,我认为1600本身就不到位。去年纳了12万元申报,全国申报有很多是公务员,有17%的人是非公务员。该轻的反而整的很到位,比如劳务收入,乱七八杂的收入不一定整得到位,比如个人,现在个体工商户,月收入5000以下的不征,我想这个问题,个体工商5000块钱算下来他还是1000多块,他还是要养家糊口,我说这些人要重点解决他的就业问题,然后解决他个人的问题,减少一点差距,其次才是税,这个税不能定到他那里去,所以个体经营者该轻的没有轻到位。所以,目前税制改革要进行有增有减的改革,有增长和减少的,不能不动,以均衡税赋达到合理和科学性,第三方面就是税赋、纳税人的负担和公共财政不协调,取之于民,纳税人感觉不能明显,而用之于民就感觉不到位。不像外国,看得见摸到着。比如北欧,小孩从生下来到死都是国家的,都是能看到的,在中国能看到吗?上大学都是个人的呢!所以外国的是看得见的。税收布置是于纳税人用的,通过工农产品,工农服务的均等化,使社会成员逐步达到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这样才能给纳税人提供更高的工业和经营的环境。不一定说税都要给纳税人用,但是一定要给他创造个好的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

如果国家不安定,纳税人还怎么去经营和生产呢?所以要达到上述目的,国民收入当中的分配和再分配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近几年我们个人的经济收入在7—10%,包括农民,GDP增长11-15%,财政收入增长20—30%,企业增长25—40%,从上边这四个比例可以看出,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个人比例是偏小和增长缓慢的。尤其是在某一些行业和企业当中,高管和普通员工当中差距是很大的,公共支出当中,用于公共支出当中的支出比例越来越高。高于工业和基础实业的支出,也高于他的增长。 东、中、西的制度也是不一样,差别也是很大的。去年中央的财政性财政转移支付已经达到了1740多亿,增长了10—12%。平均递增28.3%,说明我们在公共财政这方面10来年来,我们还是迈出了很大的步子,还是取得的不小的成果,但是还是远远不够,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国中部各省的转移支付当中已经占到了47%,比如湖北省的整个支出,他占了47%,将近一半。西部地区占到了52%,尽管如此,中西部地区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所以锦涛同志为什么在报告当中,对财政一段的体制讲了那么长的一段话,而且那么具体,我认为非常的意义重大。 第三个大问题,目前和未来的税制改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点一下,在中共十六届全会,以及“十一五”的规划当中,科学进步和科学能源节约的时候,完善财税和增值税的制度,统一企业的税收制度,实行个人所得税相结合的制度,实施燃油税,统一城乡税制,十七大又再一次提出来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得补偿制度,不论是十六大还是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都是比较具体的哪个税什么时候推出都比较具体。

近年来,我们在税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企业当中,已经解决了企业所得税的统一问题。今年立法、明年执行的企业所得税,就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当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两法合并。统一对城建税,教育税加速改革,对于牌照税已经进行了改革。从1月1日开始,这些小税种都在变,除此之外,我认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应加速改革。其中有三个,一个是推进增值税的改革和立法。因为增值税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税,是94年税制改革后引进国外的一个税种,现在我们国家的增值税占了全国税收的47%,去年将近一半是增值税,这么大比例的一个税种,现在还是国务院的一个条例,没有到立法的程度,我认为增值税的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增值税现在确实需要改革,不改革,和立法的要求相差真是太远了。因为我们引进国外的增值税,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一个税种。他之所以优秀,他是有几个条件的。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